809 欧洲装甲战(第3页)
#
这是核地雷,早就埋在了地下的核地雷
每一颗核地雷的爆炸当量为四百万吨。
这是一个战斗极少用到的当量等级核武。
因为这种核武的质量太大,无论是飞机还是导弹,都无法直接承担载具。
但是用来充当破坏道路的道具倒是非常好。
(毛子可是十万吨的核弹开水库的。
)
当这些核地雷全都爆炸后,大平原上犹如海浪一样,开始土浪翻滚的。
随着地动结束后,欧洲军团发现了的欧洲通往苏联的几个重要的交通关卡上出现了大坑。
从太空中鸟瞰这些大坑多是连成了一条线,这一届隔断了的一条条铁路公路
#
而所有大坑,形成了一个阻隔带,将欧洲的装甲集群和后方阻隔,这种阻隔并不是将大地炸的断裂,而是破坏道路造成的阻隔。
坦克这种武器,从命名上是在平坦地区作战的武器。
但是在战略机动的时候并不是从平原上冲锋,如果从平原上冲锋,大概是前进一百公里就会出现大量机械故障。
是材料学的原因,坦克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是沿着公路线机动,不但机械故障小,就连的耗油都少。
(在非洲黑叔叔都会知道没事的时候找土路开坦克,能够省点事。
)
#
当东欧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个大水库级别的深坑后,俄国的装甲集群对交通线受阻的欧洲军团进行了反冲锋,这是蓄谋已久的关门打狗。
在这场关门打狗中,欧洲在短短几个小时中面临着灾难性的混乱。
#
首先是对空军的影响。
大量的核爆在天空中制造了恶劣的气候情况。
核爆产生的尘埃甚至扩散到了平流层中,这种恶劣的气候情况。
视程障碍和磁脉冲,让现代空军的一切技术积累的优势变成了泡影。
再者是对地面作战的影响。
在核大战中,坦克需要有核生化三防,坦克内要能够供给士兵们饮食。
排泄,等种种必要措施的。
还有就是需要足够的设备建立通讯。
在核战造成的浓厚地面雾霾中,帝俄方面使用了小型ai无人机充当了信鸽的作用,这些仿生无人机,盘旋在一辆辆坦克的上方盘旋,要对接,传达信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