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第六章(第4页)
即使他们接下来没有再说话,两人之间的气氛也显得非常融洽。
明明从酒楼到安平伯府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边静玉来时是坐车的,现在走着回去,竟是没觉得过去多久就走到安平伯府所在的街上了。
时间是有弹性的,和对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时间流逝得如此匆忙。
“我们这种行为就可以称之为是轧马路吧?”
沈怡忽然说。
吃过烛光午餐后一起轧马路,虽然烛光午餐有些失败,但整个过程也可以被称之为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吧?沈怡的心中忽然起了一丝满足感。
边静玉却有些沉默。
沈怡看向边静玉。
边静玉微笑着说:“轧?马路?马路我知道,马车走的道可以简称为马路。
但你说的轧又是何意?莫非你觉得我很胖?”
呵,他哪里胖了!
他到底哪里胖了?这沈二竟然敢当面说他重得能把大路压了!
不知道为什么,沈怡总觉得边静玉那平静的微笑中似乎带着一抹杀气。
安平伯府于沈德源有恩。
当年,沈德源还是个穷书生,进京赶考时,在半路上被人盗了盘缠,一时间身无分文、寸步难行。
屋漏偏逢连夜雨,沈德源在惊怒下还大病了一场。
恰好安平伯那时回乡祭祖,于巧合下知道了沈德源的遭遇,他抱着日行一善的心思,为沈德源请了大夫,又赠了盘缠给他。
当时,安平伯真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因为那时重病的沈德源看不出资质。
而每年进京赶考的书生那么多,谁能猜到这样一个病恹恹的书生腹内真有大才呢?结果,沈德源偏这一次就高中探花、平步青云了!
他心里非常感激安平伯,更将安平伯视为了自己的恩人。
安平伯这也算是善有善报了。
此后二十多年,沈德源仕途顺达,一路官至吏部侍郎。
他与苏氏情投意合,育有两子一女。
因沈德源出生于寒门,沈家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
他的妻子苏氏是他年少求学时的学院先生的女儿。
长子已经科举出仕且已于两年前娶妻虞氏,女儿则在一年前嫁入了沈德源昔日同窗好友钱家。
这两门亲事都可谓是门当户对。
至于沈德源的次子,他尚且年少,已于早年定亲,但至今还未到婚期。
与边静玉定亲的便是沈德源的次子沈怡。
沈怡出生后,曾啼哭不止。
沈家为他请了诸多大夫,却始终看不出毛病。
那时沈德源官位不显,见幼子越来越虚弱,不得不厚颜求到安平伯面前。
安平伯府再如何没落,也是普通人眼中的高门大户。
拿着安平伯的帖子,沈德源终于为幼子请来了一位太医。
可是,请来的太医依然看不出沈怡有什么毛病。
苏氏无奈之下抱着幼子求到了神佛面前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