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第十章(第2页)


    鲁氏乃是皇商鲁家的嫡女,手里是万万不会缺银子使的。
    边静玉在外头跑了几日,但还未等他做什么,沈家的判决就出来了。
    圣上唯恐此案继续拖延会坏了太子的名声,速速判了沈德源的罪名,沈家家财全部充公,且沈德源及其长子沈思将流放于西北。
    至于沈怡,因他年少体弱且未及弱冠,不在流放的名单之内。
    除此以外,沈夫人苏氏、小沈夫人虞氏(沈家长媳)因都是女眷,也不在流放名单之内,且还能保留嫁妆。
    这判决算是轻的。
    这或许是沈德源的诸多好友在暗中活动过了,也或许是皇上心知真相、有意轻拿轻放。
    沈夫人苏氏带着长媳、幼子提前归家,而沈德源和他长子还需要在牢里住到流放那日。
    沈夫人虽是小家碧玉,到底做了几十年的当家夫人,遭遇了这些事还能撑得起来。
    她在沈德源各位好友的帮衬下,整理了嫁妆,带着沈家余下的几位主子和二三忠仆去南城租了座小院子,好歹重新安置下来了。
    沈家遭此大难,没死人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但沈家此时的境遇实在算不上好的。
    沈家一共五个主子。
    沈德源和长子沈思还在牢里。
    而长媳虞氏正怀着五个月的身孕。
    她是年轻媳妇,这是她头次怀孕,因被迫在阴暗的女牢里住了几日,又一直担惊受怕,如今怀相实在算不上好,归家后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按照一日三餐的数往嘴里灌着保胎药。
    而且沈怡也病了。
    当初那位大师说,沈怡在十六岁前不能见到外客,抄家那日正是他十六岁生辰的前一天,他的魂魄恐是被惊着了。
    于是,现在里里外外多少事都得苏氏一人撑着。
    苏氏得顾着儿媳,还得顾着已经烧得糊涂的幼子,只觉得心力憔悴。
    看病开药都是需要钱的,这些钱又不能不出。
    虽说还有嫁妆能帮忙应付一二,但苏家当初就不是什么有钱的人家,苏氏的嫁妆很有限。
    不到万不得已,她真不愿意去动儿媳虞氏的嫁妆,且虞氏的嫁妆同样有限。
    而牢里还需要她们继续打点,只有外头帮忙打点了,沈德源和沈思的日子才会好过些。
    除此以外,嫁去钱家的女儿那也叫苏氏操着心。
    她女儿如今怀有七个月的身孕,比虞氏还大两个月,都不知现下如何了。
    钱大人是沈德源老友,定不会薄待她女儿,她只怕自己女儿太过忧思忧虑。
    苏氏亲自喂儿媳吃了药,照顾着儿媳歇下了,又来幼子沈怡的床前守着。
    沈怡烧得脸蛋通红。
    一位老仆从外头匆匆走来,面色不是很好。
    苏氏把沈怡头上那块被烫热了的帕子拿下来,过了一遍凉水,拧干后重新搭在了沈怡的额头。
    她叹着气帮沈怡理了理头发,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出了房间。
    “怎么了?”
    苏氏问。
    “咱们大门处被人丢了烂菜叶了。”
    老仆气愤地说。
    南城这边的治安不太好,这儿住着的多为小商小贩和手艺匠人。
    他们听说这院子里新搬来的住户是贪官的家眷,那贪官还在牢里住着,就存着替天行道的心思,往院子的正门处丢了很多污秽之物。
    苏氏经历了这么多事,一直没有哭。
    幼子病成了那样,吃了药总不见效果,她都没有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