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第三章(第2页)


    比如说,很多初到南婪的外地人都会碰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人很可能吐着吐着就死了,或拉着拉着就死了。
    但姚县令曾在家书中对姚和风提起,他走访当地的老百姓时,发现他们很喜欢自己炒茶吃。
    这种土茶不是真正的茶叶,而是当地山上的一种野植,叶子比茶树的叶子要稍微大一些。
    外地人取了这种茶叶泡水喝,水土不服的症状就会减轻。
    这种土茶也易得。
    若能碰上南婪人中较为热情友好的那些,白送你一斤都是可以的。
    再比如说,南婪因为气候环境特殊,毒虫、毒草特别多。
    外地人到了南婪后,也经常会出现被毒虫叮咬或者误食了毒草的情况。
    这时候,配置好的驱虫粉就很重要了,还需要有些辨别毒草的能力。
    南婪当地有很多驱虫粉方子,都是用当地出产的药材配置的。
    那些药材只能生存在南婪那种气候中,在北方养不活。
    姚和风的母亲跟着他的县令父亲去了任上,正巧他母亲就懂得医术,于是配置了好几瓶驱虫粉给姚和风寄过来。
    姚母心疼儿子,北方这边虽然毒虫少,但这种驱虫粉可以驱蚊子啊!
    姚和风就把他手头还剩的两瓶驱虫粉都贡献了出来,让沈德源父子南行时带在身上。
    “……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这位姚姓的好友。”
    沈怡说。
    这都是沈家的大恩人啊!
    边静玉道:“姚兄平时没有别的爱好,就好一个吃。
    只他父母都在南婪,如今孤身一人,平日里想吃两口家常的,总是无处可去。
    我曾听沈大哥说,伯母厨艺颇好……不如这样,若你真有心要感谢姚兄,就叫伯母隔三差五给他做些好吃的,装在食盒里,遣个人给他送去。
    只是,这太麻烦伯母了……”
    姚和风此番对沈家有恩,但现在的沈家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谢礼。
    话又说回来,沈家真拿出了什么贵重的谢礼,姚和风必然也是不会收的。
    所以,不如就按照边静玉说的,常给姚和风送些吃食去。
    如此一来,沈家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姚和风对这份谢礼也收得开心。
    而且,沈家还能真正和姚和风搭上关系。
    只要他们和姚和风走得近了,姚和风的父母听得这个消息后,说不得到时候会特意照顾一下沈德源和沈思,那么沈家父子在南婪就不算是孤立无援的了。
    边静玉已经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沈怡忙说:“不麻烦不麻烦。”
    想了想,沈怡又说:“这次又辛苦你了。”
    说起来,把今日的见面算在内,他们之间不过才见了两次面。
    两个人明明有着婚约关系,偏偏还没能彻底熟起来,所以见面说话时都该有些局促才对。
    只是他们现在商讨的这些事情都关系到了沈德源和沈思的安危,沈怡一时间竟把那些小儿心态都抛开了。
    边静玉淡定地说:“怡弟何必说这话,我素来敬重沈伯父……只盼着能尽一份心力。”
    沈怡只觉得任何言语都无法描述他此时的感激之情。
    他扬了扬手上的纸,说:“我见这里还有对气候的描述,只怕我娘先前给我爹和兄长准备的衣物都不太合用,这下子都得重新准备了,我这就去和我娘说一声。”
    明天就是流放上路的日子了,他们只有半天加一个晚上的准备时间,因此要争分夺秒。
    边静玉忙说:“你快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