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镜报(第2页)
人们总以为自己早就认清了身边熟识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会觉得自己认清了这个世界,认清了一切。
可是,即便到了垂暮之年,又有多少人敢说认清了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比如镜报。
它不光可以照出人的面容,也能照出深藏于人的心中或者这世界上每一个逼仄角落里的丑陋;由此,才会有更多的人记起‘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
容不下丑恶的它还是一面魔镜。
它能映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无论是风景,事件还是人;所有的一切,都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更加美丽。
通过这面镜子,你也能看到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就请勇敢地走到镜子前,再来正视镜中的那个或许不那么完美的你。”
院子里传来了邵宁得意的喊声:“小远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从今天开始,不要叫我邵宁哥哥了,管我叫邵记者就行,懂?”
董怀远奇道:“记者?记者是什么啊邵宁哥哥?”
邵宁趾高气昂地道:“没见识了吧?连记者是啥都不知道!”
他顿了顿,又道:“关于记者嘛……嗯,你等会我想想啊,萧靖他是怎么说的来着……”
萧靖一笑,又在纸上挥洒起来。
“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书本。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每个人都有需要知道的事。
人和人是不同的。
即便我们能在大千世界中找到脾气秉性甚至相貌都相近的人,也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
甲是个猎人,乙是个渔夫,丙是个织工,丁是个农夫。
他们需要的知识,自然不会相同。
同样,眼界的宽窄、立场的位置、利益的所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就某一件事来说,可能甲会觉得它荒诞不经,乙却认为无伤大雅。
更激烈些的例子,便是现如今各学派间也存在的论战了。
事不辩不明。
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或许无法带来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但是,却可以让人们了解彼此的想法,从而在其中寻求最大的共识。
将知识和信息在最正确的时间以最正确的方式传播给最适合的人,再帮助人们从经验教训中辩出个是非曲直并理清头绪,这也是报纸的功用之一。”
邵宁还在院子里嗡嗡,声音很吵。
萧靖不由得大吼了一声:“你该去教课了!”
邵公子这才闭上了嘴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