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四章 四大金刚(第3页)
若有人“拉”
他的善款,他便说:“若要见报,我分文不捐。”
可见他是个淡于功名、恪守低调之人。
周文轩外表气宇轩昂,温文尔雅,是典型的沪上大亨。
他生活克俭,外出旅行,常常自带公仔面。
一次他到法国旅游,朋友盛请周氏夫妇,请周文轩点菜,周文轩道:“我什么都不要,只需一碗咸菜肉丝面。”
朋友甚为难堪,周夫人出面圆场,说不要叫咸菜肉丝面。
事后夫人与夫君说:“你光吃面,客人就不好叫菜。”
周文轩晚年热衷保健事业,走遍内地及世界各地寻访保健法及药方。
他组成一间百草堂有限公司,出版保健杂志,俨然一名保健专家。
周文轩的养生术很奇特。
夫妇俩每年赴德清洗胃肠,连续两周不沾任何食物,每日灌5公升清水。
精通佛学的陈廷骅说:“周先生大可不必去德国,中国佛道早就有辟谷,原理与清洗胃肠一样。”
周文轩也开玩笑道:“我是见东洋水与中国水同味,才去喝西洋水的。”
原来,陈廷骅也有个怪癖,不喜喝香江饮用水,独钟日本“绳文岛”
矿泉水,特地由日本购来,独嗜或送客。
要论轶闻趣事,安子介最多。
他极具语言天赋,他曾说:“我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学习外国语..我做了4年贸发局主席,最使我感到满足的是,在巴黎用法语演讲,在伦敦用英语演讲,在日本用日语演讲,在维也纳用德语演讲,到南美用西班牙语演讲。
我还会俄语,可惜没演讲的机会。
中国人与日本人外貌一样,我在东京购物,店员粑我当同胞。”
安子介对语言情有独钟,造诣很深,他出版五册《学习汉语》,作为外国人学汉语的教材。
他发明汉字的“部首切除法”
,并发表许多汉字改革的文章。
他曾想做职业作家,出版过一部科幻小说《第二洪流》,描写世界笼罩在雾气之中,发生了许多荒诞故事。
他热衷古董研究、古董收藏,他的私邸堪称一座博物馆。
他曾去非洲始森林探险,借助真升飞机,拍下许多猛兽的镜头。
这些镜头,剪辑编入中非风光纪录片;行家道:“达到电影摄影家的水平。”
。
曹光标1920年生于沪上,父亲是开服装店的小业主。
曹光标7岁上教会学校读书,放学后及假日到父亲的店铺帮忙。
曹光标中学毕业后,已是一个能工巧匠,他十七岁便独立开业,办了一家呢绒店。
到1949年前夕,公司已有三百多员工,店铺遍及沪上、金陵、渝省、湾北,还在沪上设有呢绒厂,是全华夏最大的呢绒公司。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