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大功告成准备上架萌新作者求读者大佬们支持一波


    当宋使还沉浸在和议条款全部达成的欢乐中时,完颜宗弼跟他们玩起了黑色幽默。
    归还三圣。
    三圣就是: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再加上赵构的生母韦太后。
    按照地摊文学的理论,赵构之所以不愿意收复故土,是因为担心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抢他的皇位。
    而事实上,宋徽宗赵佶已经死了有五六年,早已化作一堆枯骨,不会对赵构产生任何威胁。
    韦太后是赵构的生母,不仅不会争儿子的皇位,而是会力挺自己的儿子。
    至于说太后与皇帝争权的这种宫斗戏码,更加不可能出现,因为韦太后没有自己的基本盘。
    凡事能与皇帝争权的太后,首先都是一个强势的皇后,等皇帝驾崩之后趁势夺权,架空皇帝。
    从来没有一个外来的太后能抢了现任皇帝权势之人。
    至于宋钦宗赵桓,大软蛋一个,当年在开封城里就哭着喊着不想接宋徽宗赵佶的班,还指望他能抢了赵构的皇位?
    就算赵桓有心抢回皇位,他也同样没有自己的基本盘。
    北宋灭亡已有十几年,人都换了一代了。
    大宋政治架构早已经历了数次大洗牌,南宋政府的文臣武将全都是赵构提拔任命的,这些人跟赵桓没有半点情分,更不会有人助他夺取皇位。
    再说,此时此刻,赵构还是一副励精图治的中兴圣主人设,反观赵桓的人设是昏庸的亡国之君,路该怎么走,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加之韦太后与宋高宗两个人在皇室中联手,赵桓更加不是对手。
    其实赵桓自己也有给赵构捎信,只求九哥给一个闲职养老。
    而赵构不愿意迎回赵桓,并不是担心宋钦宗会抢他的皇位,而是他们之间的另外一段渊源。
    能在乱世之中走稳半壁江山的主,岂是善于之辈?
    赵构恨赵桓,是因为当初赵构出使金国的期间,赵桓主动袭击了金军。
    赵构是代表北宋去大金阵营里和谈,人还在金营里住着,这边赵桓代表的北宋就跟金军干了起来,这完全是不把赵构当自己人啊。
    得亏金国那时候的领导人一时心软,赵构才算是逃了过一劫,到后来甚至需要神话传说“崔府君泥马渡康王”
    ,才逃出生天。
    也正是这一次逃亡,赵构没有再回开封,而是留在了应天府。
    等到天下局势大变,北宋亡国,赵构才在乱局之中继承大统,开创了南宋的局面。
    如此说来,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书归正传,不论怎么说,宋使不希望让赵桓回国的。
    即便赵桓对皇位没有威胁,那么赵构为了稳定大局,也不会刻意地为难赵桓。
    让赵桓当一个富裕的太平王爷,同样也是赵构所不能容忍的。
    “不可!”
    赵士褭惊呼。
    完颜宗弼玩味地笑道:“怎么?你们不同意了?那和谈可就没办法进行了。”
    这次是宋使提出了反对意见,辜负了金国的盛情,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我大金索取二十五万的岁币,你宋国给了四十万,我接受了。
    大家都会说你大宋仗义,说我大金太贪婪。
    现在你索要二圣,我给你三圣,你要拒绝吗?就这么急着要倒我大金的人设吗?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