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难为14(第2页)
家里的伙食也得改善,每个人的衣服也补丁摞补丁的,我觉得这个也得改善吧,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
元宝听着张大牛的碎碎念,听得头晕,没有办法,只能鼓励道,
“加油加油!
你可以的!”
张大牛没回应,继续算着,
“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里,每年的收入主要在收粮了卖点粮食给粮店,再就是家里的男人去镇上或者县城里打短工。
地少人多的家里不仅收来的粮食不够吃,壮劳力还得多打短工,买粮吃。”
“元宝你看,镇上一般是八文钱一天,县城在十五文到三十文左右,但县城的吃住花销大,每顿吃两个馒头,也得两文,每天至少是六文钱。
而每年农闲的时间很短,最多也只有三个月,就算完全利用起来,一个人也赚不了二两银子,在码头做苦力活的就更少了。”
“要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得落得卖儿卖女的地步。
拂水村还算是条件好的村子,其余的村子都不用细问,光面色就整体比拂水村差。
我觉得全村都得感谢以前的村长把村学放在我们村,不然不认识字,被骗的几率都大一些。”
“其余的村子生活很差吗?”
元宝因为没有细瞧过张大牛的记忆,对这些都不了解。
“那可不是,不认字就只能去做最苦最累的苦力活。
最离谱的是,我记忆里有别村的一个人因为不认字,被人哄着签了欠条,最后落了个卖儿卖女的结果。
拂水村的壮劳力,出去打短工都能找到更好的机会,比那些只能去码头蹲着等卸货的人可轻松一些,也赚得多些。”
张大牛坐起身,将床上的钱都收好,本来打算放进空间的。
但仔细想想,如果习惯了空间,常常这样放进拿出,很容易出差错,到时候怎么解释?
最好是不要频繁使用空间,除非必要还是少用空间。
等慢慢习惯古代生活了,能不用就不用。
张大牛想着,对元宝说,“元宝,你以后得监督我少使用空间,最重要的是帮我看着用空间的时候有没有人在。”
“知道了知道了,我现在想要出去玩一玩,过一会儿回来。”
“你小心一点,记得隐身,别被人看见了。”
“好。”
话音还没落,光团已经飞出去了。
张大牛将整银放好,留了散银子在外面,将匣子放回了原来的地方。
铜板也只拿了零散的五十多个铜板,其余放回陶罐,将陶罐也放回了原地。
既然之前张大妹和张三牛那么找都没有翻到钱,那看来藏的地方还是很隐蔽的。
再说了,这古代,地广人稀,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方圆五十里,最远最远可能只到过镇上。
村子里来往的人几乎都是认识的,来了什么陌生人,大家都会很注意。
因此,谁家的鸡被偷了可能抓不到人,却很少传出谁家被贼偷的事,闹到最后,说不定都是家贼。
白天的时候,这村子村口上人来人往的,还有很多年纪大了干不动活的老人,做针线活的妇女们都会坐在离张家不到两百米远的,小溪旁边的大樟树下闲聊,可以说张家完全处在人民群众的严密保护之下。
至于到了晚上,家里有人,就更不用担心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